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對於地理教育的前瞻,個人認為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先從世界的宏觀層面說起,再轉而談到我們身處的城市。
近幾年在國際間,來自不同國家的15至17歲年輕人先後從Google Maps衞星圖像發現瑪雅古城新區域、發明以藻類發電的新可再生能源、破解樹葉接收太陽能之謎並應用於太陽能、設計自動清理海洋垃圾的機械等……地理教育之所以為地理教育,除了「地理」,還有「教育」。究竟怎樣的教育才能引發起如此大的動力和執行力呢?記得筆者其中一位恩師——文思慧教授說過:無論是教育還是地理教育,教育的目的、方法與教學內容同樣重要。地理教育所採用的方法和模式,能夠令我們的下一代改變,或者貢獻社區以至世界嗎?
這就是教育的趣味與魔力!人的生命很短,但透過一代傳一代,教育能突破死亡,讓知識和使命穿越時空,完全超越了生命的長度。當中特別是環境教育,既能拯救自身物種,也能幫助身邊其他生物,並改變整個星球的命運。「愛」加上「教育」,是種威力無比的武器。
說「世界」、「地球」,從來都是容易的——總是充滿理想、道理;但每每談到自身城市的問題,一說到個人安身立命的就業與住屋,就不由自主地讓人產生無力感。以一個地理上有趣的規劃例子來說明:沙田一向被認為是香港城市規劃最佳的新市鎮——河谷中心的城門河和河堤能夠抵禦50年一遇的風暴潮(編按:資料來源為渠務署),而河堤上則是單車徑,向兩邊擴展便是公園和圖書館等康樂文化設施,再來是商住用地,部分地區如火炭則是工業用地。當中有居民亦指出住在沙田較少家庭糾紛,這也許和城市規劃有關──綠化行人通道、足夠的公共空間及良好的治安等,都能夠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規劃如此美好,很羨慕吧?但問題是,我們住得起嗎?由於土地不足和房價高企,在九龍和香港島置業已不是新一代、一般年輕人的選擇;問題嚴重到連沙田也「住不起」,不少青年人甚至轉為考慮定居元朗或屯門一帶。這就是所謂地理問題延伸到個人生活當中的情況。
說到屯門,原來當年政府打算照板煮碗學習沙田的規劃,規劃了屯門工業區,打算讓市民原區就業,卻沒想到屯門新市鎮成立不久,便遇上工業北移。類似這一種地理上的變化,在任何城市或地區一般都是難以預測的。工業北移,導致香港轉而主力發展商業,引致大部分屯門居民都要跨區就業。住在屯門卻在觀塘或東涌上班的例子屢見不鮮,亦頻頻導致屯門公路大塞車(作者按:當年未有三號幹線或大欖隧道,更沒有西鐵)。規劃者更想不到的是,住在屯門的上一代父母因而花上大量時間在交通上,晚上缺乏時間照顧子女,親子時間較少。
這又回歸到最初說「教育」的問題了:一個地區的規劃,影響了家庭相聚,而最後亦影響家庭教育。教育本身應該是能改變世界的,現在卻反過來被世界改變了。
另一邊廂,剛剛上兩個星期是筆者的偶像——大衛艾登堡的92歲生日(編按:5月8日)。筆者之所以走上環境地理教育之路,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所以他是其中一位改變筆者一生的人。在筆者出生的1979年,艾登堡的一個彩色動物節目在英國播出,所以筆者3歲左右便每星期看他主持的這個節目——《生命之源》(編按:Life on Earth是由1979年BBC製作的電視節目,其後1980年代更繼續推出新一輯相關系列),然後每年都一直看他的節目。直到30多年後,筆者仍在看他的最新節目《巨龍傳說》(編按:播放日期為2014年),講到幾年前他在阿根廷的沉積岩中發現了一條35米長的泰坦巨龍化石,正式成為地球史上最巨大的陸上動物。因為他的啟蒙,筆者深信只要做好地理教育,任何一個人都有能力改變其他人,尤其是小孩;然後這些孩子長大後,便會繼續改變下一代。如此世界便會改變——正如文初提到的17歲少女發明了以藻類發電作再生能源,和另一位15歲少年新發現一座瑪雅古城。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