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關於地理教育所遇到的困難,視乎你指的是哪一種地理教育:筆者曾到中學舉辦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工作坊,也曾教授大學的生態旅遊碩士課堂,亦有多次到小學為常識科舉行有關堆填區與焚化爐的講座等等,不一而足。
現在讓筆者先分享最常帶領的戶外考察。到常規中學做戶外考察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傳統學制中,基本上地理科一年只能舉辦一次考察,而且為免影響公開考試,新學制的地理考察充其量只有中四和中五兩次,而舊學制就是中四和中六兩次。加上初中資源不足,不一定有地理考察,於是大部分中學生在整個中學生涯內,居然只去過兩次戶外考察,實在匪夷所思。加上現在很多家長都不容許孩子去太遠的地方遊玩,家長自己假日都流連於商場看電影或所謂的「食好野」,所以筆者遇過很多都已經十七八歲左右的孩子,人生中居然只是到過兩次郊外,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以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曾有一位住在香港島的中三學生,她從來沒有到過新界或郊野公園,而即使是香港島,也只是徘徊於北岸的城市區域。在家長不容許她看電視的情況下,要教授她有關海洋的知識,筆者不其然就想:究竟如何能夠教育一個從來未見過海洋的孩子有關海洋的知識呢?最可悲的是,她的家根本就是在海旁,但海邊都是船塢和填海區,父母更不容許她進入這些工程地區。不要以為這些事件很極端,其實這些並不是個別例子,在這些年的地理教育生涯中,類近的例子十分常見,而且層出不窮,當中包括:香港島中學生考察深水埗,是她人生第一次到九龍;成年人認為太平山是香港最高峰,情況屢見不鮮;不少上班一族很少接觸自然,所以也常常問「乜香港有生態嫁咩?」(編按:難道香港有高生態價值的地方嗎?)
至於在成年人的地理教育中,困難主要出現於交通工具和天氣方面。一般人認為到郊外行山郊遊是件簡單事,但對於大部分負責任的機構或公司而言,半天的戶外活動,常要「搞足半年」。除了「參加人數最低下限」或「遷就公司管理層時間表」外,安排旅遊巴公司對於不少社區中心已是件不簡單的事(參加人數太少但訂了大車,成本就無法被抵銷),但這些都遠遠及不上要安排船隻的海上之旅難搞。不少機構都擔心參加者坐船危險,而部分「搞手」則認為活動人數無法填滿一整架船,但更常見是他們忘了留意活動保險有否包括水上活動,最後令活動被高層喝停。所以,簡簡單單去一次橋咀島地質公園,經常是安排了半年才能成行。更甚者,參加者人數過少的部分原因源於市民不常郊遊,一出冷氣地方便如臨大敵。
說到冷氣房外頭的大敵,當然包括日曬和雨淋,還有狂風和巨浪。也許讀者認為戶外工作十分寫意,但忘了在戶外可以有很多挑戰,例如36°C時在東壩一帶步行8小時考察六角柱石時的感受(在這種炎熱天氣下,一般要一天內喝3公升水,試想想3公升水在背上的重量);在季侯風警告下,吹6級風時坐船出果洲群島的驚濤駭浪;6°C時在米埔頂著北風的難忘經驗。記得一次曾帶領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參加者考察馬屎洲,一直有雷暴和大雨,但卻全日未有「黃色暴雨警告信號」,雷暴範圍也不在大埔,於是負責人決定繼續行程。淋雨淋足8小時,筆者作為導賞員一直講解固然勇氣可加,更厲害是參加者,毫無怨言,而且十分投入當天的「歷奇」。
最後,即使地理教育不是以考察的模式,而是以工作坊或講座傳遞知識的方式表現出來,當中仍然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設計教材時要表達到真實的世界。例如教授可再生能源方面,就需要有適合的道具或者儀器去表達;又例如要教授土壤,當中牽涉到的器材更是複雜和昂貴。最近坊間出現了一些以光學方式造成的虛擬互動等高線地圖,在地理教育上可說是十分優良,但成本高的問題亦同時出現,這問題亦發生在地理信息系統的電腦軟件當中。
由於地理教育表現的是真實的世界,所以若要以非考察的模式去教育,當中的困難仍是不少的。但無論困難多少,地理本身是一個有趣的科目。很多本身不是修讀地理的學生甚至成年人,都會有興趣在這方面投身或學習;因為他們想認識的,不是地理科本身,而是他們所處身、所安身立命的這個世界、這個星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