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十六年前,政府已著手研究在香港發展大型風力發電設施的可行性。
關於在本港離岸興建海上大型風力發電場的研究,早已在2002年由香港機電工程署公佈。在《第一階段香港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研究》(Study o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Renewable Energy in Hong Kong) 中, 顯示香港風力資源豐富 (即每平方米200瓦或以上) 的陸地約有393平方公里,而具有潛力發展風力發電的區域主要為高地和大部分離岸海域。同時,香港風力資源圖顯示風力資源最豐富的區域 (超過每平方米600瓦) 一般位於香港東面的山頂 。
因政府向兩電鼓勵研究本港發展大型風力發電設施的可行性,港燈在南丫島建造了當時全港唯一的巨型風力發電風車,並於2006年正式開始運作。其後,兩電分別於2009及2010年正式將兩個風力發電的提案交予環保署,進入環境評估申請程序。當時,中電擬建的海上風力發電場選址東南水域果洲群島;而港燈則選址於南丫島與長洲之間海域。
同年,兩電環境評估報告都成功獲環保署通過。但在工程蓄勢待發之際,兩項工程都突然被叫停,直至2018年的今天都未有下文。由於政府和兩電均沒有公佈工程擱置原因,公眾及環保團體均無法得知箇中原由。其後,負責研究與策劃南丫島風車的前港燈工程設計總經理曹志華指出,本港選址風速每秒只得9至10米,而歐美則達到20至22米,可見本港風力不足。另一方面,製造風電設施耗費大量能源而且每20年需要更換一次風車。此外,風車於風速低於及高於某個水平時都不能運作轉動,限制甚多,因此在風速偏低的香港未必能最大化利用風車及符環保原則。因此,曹志華認為香港推行大型風力發電項目效益不大。
綜觀而言,政府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的論點與項目設計工程師的說法南轅北轍,而風力發電場項目在動土前才被叫停,是否證明政府可行性報告出現漏洞呢?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
GEO 101・膠流地理
Everything is Geography. 我地係一班嚟自唔同界別(包括教育、環境工程、城市規劃同媒體)嘅人同學生,因為對地理嘅熱誠聚埋一齊,希望用有趣易明嘅手法同大家介紹地理知識同生活時事! 我哋希望以深入淺出同大眾化的方式,透過普及環境同地理議題、相關政策介紹、媒體製作,達至知識轉移嘅公眾教育目標,並推廣「人同自然」和諧共處嘅生活理念。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核能 —— To use or not to use: that is the question.
說起核能,大眾普遍對它的使用安全性和衍生的核廢料問題有所擔憂。
這種高風險能源源於二次大戰末期。由於歐洲國家希望開發燃料市場以刺激經濟,於是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便將核裂變製造炸彈技術向政府推銷,以支持自己的研究基金和學術地位,並建議用於發電。自此,國家及商人就不斷大量投入金錢和時間去研究和發展核能!
可是,核能所應用的核子連鎖裂變反應能產生瞬間摧毀整個城市的能量,所以任何微小的核事故對地區安全的影響大得難以估計,我們之前提及的切爾諾貝爾事件正是一宗著名的案例。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以下連結 http://geo101hk.blogspot.com/2018/04/109.html)
在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引發的海嘯令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使我們重新反思在地震帶上設立核電廠的危險性。另外,由於核能發電過程需要使用大量海水供冷卻反應堆之用,所以大部分發電廠都設於海邊。若發生任何核事故,極大範圍的海水及地下水資源便會受輻射污染,受污染海水更會隨着洋流流向其他國家海域,使失控範圍逐步擴大。隨着時間過去,輻射誘發動植物基因突變的影響慢慢會浮現。例如受影響區域癌症人數增多,任何生物下一代的體型和身體構造都有機會異於正常,影響無法估計。
雖然核電廠一旦發生洩漏事故便後患無窮,但它作為一個低排放的能源,仍然深受很多國家的歡迎。(編按:關於核能是否可再生能源及潔淨能源仍然備受爭議——雖然核電廠發電時並不會像石油等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及碳排放,但在鈾礦開採及製造反應堆燃料時卻需要大量能源。核能亦並非零污染的能源,伴隨它而來的是另一種污染——核污染。)
為了減低核污染及確保安全,核廢料處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根據中電的資料,高放射性廢料經玻璃固化處理後,便會封存在密封的容器內,並儲存於地底儲存庫,直到其放射水平減低至礦石天然水平。中電進一步指出,鄰近香港的大亞灣核電站每年產生50噸核廢料,貯存在水池約8年後,便會被運到中國西北部核廢料儲存設施。不過,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及工程師黎廣德教授卻指出,中電發展核電20多年都未有將臨時儲存地中的核廢料運送到中國西北部長期儲存設施。
雖然核能使用所構成的問題大多未有完善解決辦法,但中國近年不斷在沿海城市興建眾多核電廠,而新增又鄰近香港的核設施,包括有深圳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陽江核電站和台山及陸豐核電站,還有海豐、韶關、揭陽、肇慶及太平嶺核電站,對香港東江水源及香港地區安全構成重大的潛在威脅!
這種高風險能源源於二次大戰末期。由於歐洲國家希望開發燃料市場以刺激經濟,於是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便將核裂變製造炸彈技術向政府推銷,以支持自己的研究基金和學術地位,並建議用於發電。自此,國家及商人就不斷大量投入金錢和時間去研究和發展核能!
可是,核能所應用的核子連鎖裂變反應能產生瞬間摧毀整個城市的能量,所以任何微小的核事故對地區安全的影響大得難以估計,我們之前提及的切爾諾貝爾事件正是一宗著名的案例。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以下連結 http://geo101hk.blogspot.com/2018/04/109.html)
在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引發的海嘯令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使我們重新反思在地震帶上設立核電廠的危險性。另外,由於核能發電過程需要使用大量海水供冷卻反應堆之用,所以大部分發電廠都設於海邊。若發生任何核事故,極大範圍的海水及地下水資源便會受輻射污染,受污染海水更會隨着洋流流向其他國家海域,使失控範圍逐步擴大。隨着時間過去,輻射誘發動植物基因突變的影響慢慢會浮現。例如受影響區域癌症人數增多,任何生物下一代的體型和身體構造都有機會異於正常,影響無法估計。
雖然核電廠一旦發生洩漏事故便後患無窮,但它作為一個低排放的能源,仍然深受很多國家的歡迎。(編按:關於核能是否可再生能源及潔淨能源仍然備受爭議——雖然核電廠發電時並不會像石油等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及碳排放,但在鈾礦開採及製造反應堆燃料時卻需要大量能源。核能亦並非零污染的能源,伴隨它而來的是另一種污染——核污染。)
為了減低核污染及確保安全,核廢料處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根據中電的資料,高放射性廢料經玻璃固化處理後,便會封存在密封的容器內,並儲存於地底儲存庫,直到其放射水平減低至礦石天然水平。中電進一步指出,鄰近香港的大亞灣核電站每年產生50噸核廢料,貯存在水池約8年後,便會被運到中國西北部核廢料儲存設施。不過,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及工程師黎廣德教授卻指出,中電發展核電20多年都未有將臨時儲存地中的核廢料運送到中國西北部長期儲存設施。
雖然核能使用所構成的問題大多未有完善解決辦法,但中國近年不斷在沿海城市興建眾多核電廠,而新增又鄰近香港的核設施,包括有深圳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陽江核電站和台山及陸豐核電站,還有海豐、韶關、揭陽、肇慶及太平嶺核電站,對香港東江水源及香港地區安全構成重大的潛在威脅!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從國際到我城,地理的夢想與啟蒙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對於地理教育的前瞻,個人認為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先從世界的宏觀層面說起,再轉而談到我們身處的城市。
近幾年在國際間,來自不同國家的15至17歲年輕人先後從Google Maps衞星圖像發現瑪雅古城新區域、發明以藻類發電的新可再生能源、破解樹葉接收太陽能之謎並應用於太陽能、設計自動清理海洋垃圾的機械等……地理教育之所以為地理教育,除了「地理」,還有「教育」。究竟怎樣的教育才能引發起如此大的動力和執行力呢?記得筆者其中一位恩師——文思慧教授說過:無論是教育還是地理教育,教育的目的、方法與教學內容同樣重要。地理教育所採用的方法和模式,能夠令我們的下一代改變,或者貢獻社區以至世界嗎?
這就是教育的趣味與魔力!人的生命很短,但透過一代傳一代,教育能突破死亡,讓知識和使命穿越時空,完全超越了生命的長度。當中特別是環境教育,既能拯救自身物種,也能幫助身邊其他生物,並改變整個星球的命運。「愛」加上「教育」,是種威力無比的武器。
說「世界」、「地球」,從來都是容易的——總是充滿理想、道理;但每每談到自身城市的問題,一說到個人安身立命的就業與住屋,就不由自主地讓人產生無力感。以一個地理上有趣的規劃例子來說明:沙田一向被認為是香港城市規劃最佳的新市鎮——河谷中心的城門河和河堤能夠抵禦50年一遇的風暴潮(編按:資料來源為渠務署),而河堤上則是單車徑,向兩邊擴展便是公園和圖書館等康樂文化設施,再來是商住用地,部分地區如火炭則是工業用地。當中有居民亦指出住在沙田較少家庭糾紛,這也許和城市規劃有關──綠化行人通道、足夠的公共空間及良好的治安等,都能夠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規劃如此美好,很羨慕吧?但問題是,我們住得起嗎?由於土地不足和房價高企,在九龍和香港島置業已不是新一代、一般年輕人的選擇;問題嚴重到連沙田也「住不起」,不少青年人甚至轉為考慮定居元朗或屯門一帶。這就是所謂地理問題延伸到個人生活當中的情況。
說到屯門,原來當年政府打算照板煮碗學習沙田的規劃,規劃了屯門工業區,打算讓市民原區就業,卻沒想到屯門新市鎮成立不久,便遇上工業北移。類似這一種地理上的變化,在任何城市或地區一般都是難以預測的。工業北移,導致香港轉而主力發展商業,引致大部分屯門居民都要跨區就業。住在屯門卻在觀塘或東涌上班的例子屢見不鮮,亦頻頻導致屯門公路大塞車(作者按:當年未有三號幹線或大欖隧道,更沒有西鐵)。規劃者更想不到的是,住在屯門的上一代父母因而花上大量時間在交通上,晚上缺乏時間照顧子女,親子時間較少。
這又回歸到最初說「教育」的問題了:一個地區的規劃,影響了家庭相聚,而最後亦影響家庭教育。教育本身應該是能改變世界的,現在卻反過來被世界改變了。
另一邊廂,剛剛上兩個星期是筆者的偶像——大衛艾登堡的92歲生日(編按:5月8日)。筆者之所以走上環境地理教育之路,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所以他是其中一位改變筆者一生的人。在筆者出生的1979年,艾登堡的一個彩色動物節目在英國播出,所以筆者3歲左右便每星期看他主持的這個節目——《生命之源》(編按:Life on Earth是由1979年BBC製作的電視節目,其後1980年代更繼續推出新一輯相關系列),然後每年都一直看他的節目。直到30多年後,筆者仍在看他的最新節目《巨龍傳說》(編按:播放日期為2014年),講到幾年前他在阿根廷的沉積岩中發現了一條35米長的泰坦巨龍化石,正式成為地球史上最巨大的陸上動物。因為他的啟蒙,筆者深信只要做好地理教育,任何一個人都有能力改變其他人,尤其是小孩;然後這些孩子長大後,便會繼續改變下一代。如此世界便會改變——正如文初提到的17歲少女發明了以藻類發電作再生能源,和另一位15歲少年新發現一座瑪雅古城。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寓興趣於工作 —— 我對環保及地理教育的熱誠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不過,從事地理教育中,也有令人獲得成功感的一面。因為大自然與我們身處的世界,本身就很有趣,使活動參與者自發地想主動參與這些課程。他們為的不是技術知識,不是為了工作或考專業試,而參加像會計或投資一類的課程,他們學習地理是為了興趣,所以學習起來覺得津津有味。此外,他們也很感激導師和導賞員帶領他們遊覽不同地方。也許,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地理教育課程就像是個旅行團,看來像是娛樂事業和旅遊業的一種。
要數地理教育中遇到的趣事,其中不少都發生在筆者教中學的生涯:還記得一位學生,認為煤礦蘊含量最多的地方是中國,原因很「厲害」,真的嚇壞人。她說,因為中國人口多,人死了自然變成煤哦!她並不知道煤是由遠古的大片森林所沉積構成的。
另一次在成年人的地質教育課中,有學員剛學了氧化鐵會導致岩石變成橙紅色,碰巧看到地衣是橙色,而不是常見的綠色和白色,就很興奮地說,地衣的橙色一定是由氧化鐵所生成的⋯⋯如此種種例子,層出不窮,的確是有點令人忍俊不禁。
不過,從事地理教育中,也有令人獲得成功感的一面。因為大自然與我們身處的世界,本身就很有趣,使活動參與者自發地想主動參與這些課程。他們為的不是技術知識,不是為了工作或考專業試,而參加像會計或投資一類的課程,他們學習地理是為了興趣,所以學習起來覺得津津有味。此外,他們也很感激導師和導賞員帶領他們遊覽不同地方。也許,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地理教育課程就像是個旅行團,看來像是娛樂事業和旅遊業的一種。
進行公眾地理教育活動好比帶領一個旅行團,也會遇到不同挑戰。記得有一次,在馬屎洲地質公園裏有團友跌倒,被近乎垂直的片狀沉積岩擦傷膝蓋,流血不止。在這一刻,那管它是粉沙岩還是二叠紀(編按:距今約2.5億-2.9億年前的地質時代)的岩石,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應變:不只是持有「急救牌」般簡單,而是要臨危不亂、懂得冷靜即場包紥,並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安排該位團友撤退,同時讓其他團友繼續行程。
跌倒、包紥、撤退等,是最常見的狀況。我們也試過與從澳門來港考察的老師在東壩亭被數百次雷電和暴雨圍困,也試過在新娘潭和大埔滘被毒蛇欄路,在台南鹽田有學生中暑,在內蒙古遇上沙塵暴、龍捲風、巨大冰雹、蝗災、蚊災,在有狼的山野上車子竟然汽油用盡⋯⋯雖然如此,作為真心喜歡地理教育的人,這些挑戰、經歷,毫不教人懼怕,反而卻很趣味盎然。
上面說到的「趣事」、「成功感」、「挑戰」,三者相輔相成,是任何事業與理想的助力。在此容許我以英語分享這方面的感悟:如果你從事地理教育,每天都感到困苦,充其量只是一種task;如果你應付得綽綽有餘,可能是一個不錯的job;如果你願意終身投入,也可算是一個career;如果你完全毋需分辨正在工作還是玩樂,兩者互相融合,那便是一種passion!很慶幸,我屬第四種,你呢?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淺論地理教育困難 -- 資源與成本、理想與現實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關於地理教育所遇到的困難,視乎你指的是哪一種地理教育:筆者曾到中學舉辦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工作坊,也曾教授大學的生態旅遊碩士課堂,亦有多次到小學為常識科舉行有關堆填區與焚化爐的講座等等,不一而足。
現在讓筆者先分享最常帶領的戶外考察。到常規中學做戶外考察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傳統學制中,基本上地理科一年只能舉辦一次考察,而且為免影響公開考試,新學制的地理考察充其量只有中四和中五兩次,而舊學制就是中四和中六兩次。加上初中資源不足,不一定有地理考察,於是大部分中學生在整個中學生涯內,居然只去過兩次戶外考察,實在匪夷所思。加上現在很多家長都不容許孩子去太遠的地方遊玩,家長自己假日都流連於商場看電影或所謂的「食好野」,所以筆者遇過很多都已經十七八歲左右的孩子,人生中居然只是到過兩次郊外,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以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曾有一位住在香港島的中三學生,她從來沒有到過新界或郊野公園,而即使是香港島,也只是徘徊於北岸的城市區域。在家長不容許她看電視的情況下,要教授她有關海洋的知識,筆者不其然就想:究竟如何能夠教育一個從來未見過海洋的孩子有關海洋的知識呢?最可悲的是,她的家根本就是在海旁,但海邊都是船塢和填海區,父母更不容許她進入這些工程地區。不要以為這些事件很極端,其實這些並不是個別例子,在這些年的地理教育生涯中,類近的例子十分常見,而且層出不窮,當中包括:香港島中學生考察深水埗,是她人生第一次到九龍;成年人認為太平山是香港最高峰,情況屢見不鮮;不少上班一族很少接觸自然,所以也常常問「乜香港有生態嫁咩?」(編按:難道香港有高生態價值的地方嗎?)
至於在成年人的地理教育中,困難主要出現於交通工具和天氣方面。一般人認為到郊外行山郊遊是件簡單事,但對於大部分負責任的機構或公司而言,半天的戶外活動,常要「搞足半年」。除了「參加人數最低下限」或「遷就公司管理層時間表」外,安排旅遊巴公司對於不少社區中心已是件不簡單的事(參加人數太少但訂了大車,成本就無法被抵銷),但這些都遠遠及不上要安排船隻的海上之旅難搞。不少機構都擔心參加者坐船危險,而部分「搞手」則認為活動人數無法填滿一整架船,但更常見是他們忘了留意活動保險有否包括水上活動,最後令活動被高層喝停。所以,簡簡單單去一次橋咀島地質公園,經常是安排了半年才能成行。更甚者,參加者人數過少的部分原因源於市民不常郊遊,一出冷氣地方便如臨大敵。
說到冷氣房外頭的大敵,當然包括日曬和雨淋,還有狂風和巨浪。也許讀者認為戶外工作十分寫意,但忘了在戶外可以有很多挑戰,例如36°C時在東壩一帶步行8小時考察六角柱石時的感受(在這種炎熱天氣下,一般要一天內喝3公升水,試想想3公升水在背上的重量);在季侯風警告下,吹6級風時坐船出果洲群島的驚濤駭浪;6°C時在米埔頂著北風的難忘經驗。記得一次曾帶領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參加者考察馬屎洲,一直有雷暴和大雨,但卻全日未有「黃色暴雨警告信號」,雷暴範圍也不在大埔,於是負責人決定繼續行程。淋雨淋足8小時,筆者作為導賞員一直講解固然勇氣可加,更厲害是參加者,毫無怨言,而且十分投入當天的「歷奇」。
最後,即使地理教育不是以考察的模式,而是以工作坊或講座傳遞知識的方式表現出來,當中仍然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設計教材時要表達到真實的世界。例如教授可再生能源方面,就需要有適合的道具或者儀器去表達;又例如要教授土壤,當中牽涉到的器材更是複雜和昂貴。最近坊間出現了一些以光學方式造成的虛擬互動等高線地圖,在地理教育上可說是十分優良,但成本高的問題亦同時出現,這問題亦發生在地理信息系統的電腦軟件當中。
由於地理教育表現的是真實的世界,所以若要以非考察的模式去教育,當中的困難仍是不少的。但無論困難多少,地理本身是一個有趣的科目。很多本身不是修讀地理的學生甚至成年人,都會有興趣在這方面投身或學習;因為他們想認識的,不是地理科本身,而是他們所處身、所安身立命的這個世界、這個星球。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地理教育--啟發兒童及青年思維 從多角度看世界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在兒童教育中,我們經常說到各種元素,例如顏色、質感、對週邊事物的感知、對大自然的愛、體能鍛鍊和勇敢等,都是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東西,而這些元素剛好都能在郊外得到。而地理教育--特別是戶外考察,最能鍛鍊這些綜合能力,同時讓參加者能在過程中學習地理議題。
筆者的女兒每天都在接受地理教育,原因並不是我偏愛地理科(我對人類學與文學的興趣同樣地大),而是,真實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地理的綜合體--在商場隨便走走,必能找到全球一體化與商鋪規劃的足跡;到城市地鋪小店一走,就是土地利用與人文風景;走到公園,不是人工的上中下游,就是景觀生態……真實世界,加上批判思維,就能綜合出各種地理議題。
說到綜合,其實科目與科目之間,本身不應該有鴻溝,純粹為了方便教學或執行,而無可避免地劃分成不同的範疇。當中地理學科可說是各種科目中綜合力最強的一科(通識科亦然)。地理對孩子或青年人,在於世界的認識,及對事物的綜合統整力甚有幫助。舉例說,在人文地理當中,歷史與文明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而生物科的知識亦在其中,例如為什麼某個文明使用某一種植物或牲畜作為主要糧食生產呢?是由於該氣候區的生物種類?還是他們文化上的一種適應或選取呢?
在大學,部分學院的地理科十分重視理科的內容,例如教授土壤時,會牽涉到化學;介紹電腦地圖系統時,則涉及科技;城市規劃則有關建築;生態地理學與生物的關係更不言而喻。如此種種,都能讓人有一種較開闊的視野。
筆者記得大學時一位十分尊敬的地理教授朱劍如曾說過,無論你讀地理科投入與否,長大後看東西的視野,必然是地理的角度,例如去旅行時不自覺會用到地理的角度看不同的環境。慢慢長大後,我們發現習以為常的看事物方式,的確與沒有修習地理的人有所不同。
所以無論地理教育存在於幼兒、大學,還是成年人社會,都能讓人看到一個綜合、廣闊而不一樣的世界。雖然地理及不上天文學廣闊,沒有宇宙的深奧,但能讓你洞察整個地球;雖然地理不同於歷史文明,較少探討歷史與人類的高度關連性,但當中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卻令人目不暇給。而這些能力,對於整個社會的決策與規劃甚至資源分配,都甚有益處。簡而言之,地理科對成年人能「開民智」,對孩子,則能讓他們較早和較易認識「真實」的世界。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在兒童教育中,我們經常說到各種元素,例如顏色、質感、對週邊事物的感知、對大自然的愛、體能鍛鍊和勇敢等,都是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東西,而這些元素剛好都能在郊外得到。而地理教育--特別是戶外考察,最能鍛鍊這些綜合能力,同時讓參加者能在過程中學習地理議題。
筆者的女兒每天都在接受地理教育,原因並不是我偏愛地理科(我對人類學與文學的興趣同樣地大),而是,真實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地理的綜合體--在商場隨便走走,必能找到全球一體化與商鋪規劃的足跡;到城市地鋪小店一走,就是土地利用與人文風景;走到公園,不是人工的上中下游,就是景觀生態……真實世界,加上批判思維,就能綜合出各種地理議題。
說到綜合,其實科目與科目之間,本身不應該有鴻溝,純粹為了方便教學或執行,而無可避免地劃分成不同的範疇。當中地理學科可說是各種科目中綜合力最強的一科(通識科亦然)。地理對孩子或青年人,在於世界的認識,及對事物的綜合統整力甚有幫助。舉例說,在人文地理當中,歷史與文明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而生物科的知識亦在其中,例如為什麼某個文明使用某一種植物或牲畜作為主要糧食生產呢?是由於該氣候區的生物種類?還是他們文化上的一種適應或選取呢?
在大學,部分學院的地理科十分重視理科的內容,例如教授土壤時,會牽涉到化學;介紹電腦地圖系統時,則涉及科技;城市規劃則有關建築;生態地理學與生物的關係更不言而喻。如此種種,都能讓人有一種較開闊的視野。
筆者記得大學時一位十分尊敬的地理教授朱劍如曾說過,無論你讀地理科投入與否,長大後看東西的視野,必然是地理的角度,例如去旅行時不自覺會用到地理的角度看不同的環境。慢慢長大後,我們發現習以為常的看事物方式,的確與沒有修習地理的人有所不同。
所以無論地理教育存在於幼兒、大學,還是成年人社會,都能讓人看到一個綜合、廣闊而不一樣的世界。雖然地理及不上天文學廣闊,沒有宇宙的深奧,但能讓你洞察整個地球;雖然地理不同於歷史文明,較少探討歷史與人類的高度關連性,但當中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卻令人目不暇給。而這些能力,對於整個社會的決策與規劃甚至資源分配,都甚有益處。簡而言之,地理科對成年人能「開民智」,對孩子,則能讓他們較早和較易認識「真實」的世界。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地理教育--地理與我們周遭世界的不解之緣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說到投身地理的初衷,緣起筆者小時候看到英文台的節目《伊甸之源》--大衛艾登堡其中一個最早的節目,再加上父親買了一大堆《讀者文摘》的百科全書在家,從此便與地理教育結下近40年的不解之緣。小時候曾經想成為地理學家,大學時轉而發現環境教育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出路,沒想到最後更成為了「地理教育」的推手。
地理教育很廣泛,例如教一些成人地質班的時候,不知不覺就牽涉到哲學與人生存在的意義--因為地質學必然會提到沉積岩和化石,學員就會問,那麼人類呢?大家對人類出現的地質年代,以至我們與猴子的關係很感興趣。轉眼發現倘若將地球46億年的創造過程中,換轉為48小時,智人出現還不到一分鐘。然後大家就會沉思人類的地位是如何,再轉眼看到其他星球在宇宙上的位置,不一會就會了解到人類在宇宙中的角色是何等的渺小。但相反,大腦卻是宇宙創造至今最複雜的一件東西;地理到天文、天文到哲學的層面,讓人覺得深邃有韻味。
回到貼地一點的話題,地理教育當中,經常涉及戶外考察,除了地質公園,筆者最常就是帶團到南生圍。最近南生圍的大火和當中的發展壓力,孰對孰錯,實在要對棕地和土地利用,以至規劃有很詳細的了解,才能作出判斷。但有一點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就是南生圍具有防洪作用--最近超強颱風「天鴿」(編按:2017年8月)到達香港,南生圍的居民都說海水浸到心口般高,若不是這大片濕地充當了海綿般的緩衝作用,洪水必定浸至元朗市。究竟在氣候變化中,保護全體市民的濕地重要,還是建築大部分市民都住不了的房子重要,真的很靠地理的知識和判斷。
除了郊野考察,市區考察也是地理教育重要的一環:每次帶學生到深水埗舊區的劏房重災區,或者棚仔布藝市場的逼遷發展,還是市建局將舊樓建成豪宅,學生除了感慨,還必須了解當中與地理和通識的莫大關係。而這也關係到學生將來如何安身立命、租樓還是買樓,甚至與所謂的生涯規劃,都甚有關係。
最後說遠一點,在很多地理教育的講座當中,都會提到人類文化與歷史文明。在歷史的層面,地理亦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說法國大革命和冰島火山爆發的關係,真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或者說草原氣候濕潤,與蒙古和元朝崛起等,這些話題在地理教育中,無論小學、中學、大學學生,還是市民都深表興趣。相信大學中,地理成為最多人副修的科目之一,也是有它的道理。
地理不一定能讓你即時賺到最多的錢,但肯定是其中一科最有趣的科目。「地理教育」除了有趣,還說到宇宙、哲學、歷史、土地利用、房屋規劃,以至由此引伸的「如何生活」。除了有趣,地理知識還能用於極其重要的決策,絕對能做到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對於諸如核戰、或AI等大議題,地理未必能幫上忙,但面對另一人類全體將面對的大問題--氣候變化,地理將能幫上大忙。無論你銳意發展可再生能源還是 carbon capture,都極有可能將一整代人類的全體命運完全改變。因此,地理教育將成為延續一整個物種或星球的未來-- 改變一個星球,就由你手中的一支金屬飲管、或一個自攜水樽開始。要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這也許就是地理教育中「人地關係」的最極致意義。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說到投身地理的初衷,緣起筆者小時候看到英文台的節目《伊甸之源》--大衛艾登堡其中一個最早的節目,再加上父親買了一大堆《讀者文摘》的百科全書在家,從此便與地理教育結下近40年的不解之緣。小時候曾經想成為地理學家,大學時轉而發現環境教育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出路,沒想到最後更成為了「地理教育」的推手。
地理教育很廣泛,例如教一些成人地質班的時候,不知不覺就牽涉到哲學與人生存在的意義--因為地質學必然會提到沉積岩和化石,學員就會問,那麼人類呢?大家對人類出現的地質年代,以至我們與猴子的關係很感興趣。轉眼發現倘若將地球46億年的創造過程中,換轉為48小時,智人出現還不到一分鐘。然後大家就會沉思人類的地位是如何,再轉眼看到其他星球在宇宙上的位置,不一會就會了解到人類在宇宙中的角色是何等的渺小。但相反,大腦卻是宇宙創造至今最複雜的一件東西;地理到天文、天文到哲學的層面,讓人覺得深邃有韻味。
回到貼地一點的話題,地理教育當中,經常涉及戶外考察,除了地質公園,筆者最常就是帶團到南生圍。最近南生圍的大火和當中的發展壓力,孰對孰錯,實在要對棕地和土地利用,以至規劃有很詳細的了解,才能作出判斷。但有一點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就是南生圍具有防洪作用--最近超強颱風「天鴿」(編按:2017年8月)到達香港,南生圍的居民都說海水浸到心口般高,若不是這大片濕地充當了海綿般的緩衝作用,洪水必定浸至元朗市。究竟在氣候變化中,保護全體市民的濕地重要,還是建築大部分市民都住不了的房子重要,真的很靠地理的知識和判斷。
除了郊野考察,市區考察也是地理教育重要的一環:每次帶學生到深水埗舊區的劏房重災區,或者棚仔布藝市場的逼遷發展,還是市建局將舊樓建成豪宅,學生除了感慨,還必須了解當中與地理和通識的莫大關係。而這也關係到學生將來如何安身立命、租樓還是買樓,甚至與所謂的生涯規劃,都甚有關係。
最後說遠一點,在很多地理教育的講座當中,都會提到人類文化與歷史文明。在歷史的層面,地理亦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說法國大革命和冰島火山爆發的關係,真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或者說草原氣候濕潤,與蒙古和元朝崛起等,這些話題在地理教育中,無論小學、中學、大學學生,還是市民都深表興趣。相信大學中,地理成為最多人副修的科目之一,也是有它的道理。
地理不一定能讓你即時賺到最多的錢,但肯定是其中一科最有趣的科目。「地理教育」除了有趣,還說到宇宙、哲學、歷史、土地利用、房屋規劃,以至由此引伸的「如何生活」。除了有趣,地理知識還能用於極其重要的決策,絕對能做到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對於諸如核戰、或AI等大議題,地理未必能幫上忙,但面對另一人類全體將面對的大問題--氣候變化,地理將能幫上大忙。無論你銳意發展可再生能源還是 carbon capture,都極有可能將一整代人類的全體命運完全改變。因此,地理教育將成為延續一整個物種或星球的未來-- 改變一個星球,就由你手中的一支金屬飲管、或一個自攜水樽開始。要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這也許就是地理教育中「人地關係」的最極致意義。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訂閱:
文章 (Atom)
淺談香港風力發電的發展及可行性
早在十六年前,政府已著手研究在香港發展大型風力發電設施的可行性。 關於在本港離岸興建海上大型風力發電場的研究,早已在2002年由香港機電工程署公佈。在《第一階段香港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研究》(Study o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