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6月23日 星期六

淺談香港風力發電的發展及可行性

早在十六年前,政府已著手研究在香港發展大型風力發電設施的可行性。



關於在本港離岸興建海上大型風力發電場的研究,早已在2002年由香港機電工程署公佈。在《第一階段香港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研究》(Study o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Renewable Energy in Hong Kong) 中, 顯示香港風力資源豐富 (即每平方米200瓦或以上) 的陸地約有393平方公里,而具有潛力發展風力發電的區域主要為高地和大部分離岸海域。同時,香港風力資源圖顯示風力資源最豐富的區域 (超過每平方米600瓦) 一般位於香港東面的山頂 。

 因政府向兩電鼓勵研究本港發展大型風力發電設施的可行性,港燈在南丫島建造了當時全港唯一的巨型風力發電風車,並於2006年正式開始運作。其後,兩電分別於2009及2010年正式將兩個風力發電的提案交予環保署,進入環境評估申請程序。當時,中電擬建的海上風力發電場選址東南水域果洲群島;而港燈則選址於南丫島與長洲之間海域。

 同年,兩電環境評估報告都成功獲環保署通過。但在工程蓄勢待發之際,兩項工程都突然被叫停,直至2018年的今天都未有下文。由於政府和兩電均沒有公佈工程擱置原因,公眾及環保團體均無法得知箇中原由。其後,負責研究與策劃南丫島風車的前港燈工程設計總經理曹志華指出,本港選址風速每秒只得9至10米,而歐美則達到20至22米,可見本港風力不足。另一方面,製造風電設施耗費大量能源而且每20年需要更換一次風車。此外,風車於風速低於及高於某個水平時都不能運作轉動,限制甚多,因此在風速偏低的香港未必能最大化利用風車及符環保原則。因此,曹志華認為香港推行大型風力發電項目效益不大。

 綜觀而言,政府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的論點與項目設計工程師的說法南轅北轍,而風力發電場項目在動土前才被叫停,是否證明政府可行性報告出現漏洞呢?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一下。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核能 —— To use or not to use: that is the question.

說起核能,大眾普遍對它的使用安全性和衍生的核廢料問題有所擔憂。


這種高風險能源源於二次大戰末期。由於歐洲國家希望開發燃料市場以刺激經濟,於是物理學家和工程師便將核裂變製造炸彈技術向政府推銷,以支持自己的研究基金和學術地位,並建議用於發電。自此,國家及商人就不斷大量投入金錢和時間去研究和發展核能!

可是,核能所應用的核子連鎖裂變反應能產生瞬間摧毀整個城市的能量,所以任何微小的核事故對地區安全的影響大得難以估計,我們之前提及的切爾諾貝爾事件正是一宗著名的案例。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按以下連結 http://geo101hk.blogspot.com/2018/04/109.html)

在2011年,日本福島地震引發的海嘯令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事故,使我們重新反思在地震帶上設立核電廠的危險性。另外,由於核能發電過程需要使用大量海水供冷卻反應堆之用,所以大部分發電廠都設於海邊。若發生任何核事故,極大範圍的海水及地下水資源便會受輻射污染,受污染海水更會隨着洋流流向其他國家海域,使失控範圍逐步擴大。隨着時間過去,輻射誘發動植物基因突變的影響慢慢會浮現。例如受影響區域癌症人數增多,任何生物下一代的體型和身體構造都有機會異於正常,影響無法估計。

雖然核電廠一旦發生洩漏事故便後患無窮,但它作為一個低排放的能源,仍然深受很多國家的歡迎。(編按:關於核能是否可再生能源及潔淨能源仍然備受爭議——雖然核電廠發電時並不會像石油等造成嚴重空氣污染及碳排放,但在鈾礦開採及製造反應堆燃料時卻需要大量能源。核能亦並非零污染的能源,伴隨它而來的是另一種污染——核污染。) 

為了減低核污染及確保安全,核廢料處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根據中電的資料,高放射性廢料經玻璃固化處理後,便會封存在密封的容器內,並儲存於地底儲存庫,直到其放射水平減低至礦石天然水平。中電進一步指出,鄰近香港的大亞灣核電站每年產生50噸核廢料,貯存在水池約8年後,便會被運到中國西北部核廢料儲存設施。不過,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及工程師黎廣德教授卻指出,中電發展核電20多年都未有將臨時儲存地中的核廢料運送到中國西北部長期儲存設施。

雖然核能使用所構成的問題大多未有完善解決辦法,但中國近年不斷在沿海城市興建眾多核電廠,而新增又鄰近香港的核設施,包括有深圳大亞灣和嶺澳核電站、陽江核電站和台山及陸豐核電站,還有海豐、韶關、揭陽、肇慶及太平嶺核電站,對香港東江水源及香港地區安全構成重大的潛在威脅!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從國際到我城,地理的夢想與啟蒙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對於地理教育的前瞻,個人認為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先從世界的宏觀層面說起,再轉而談到我們身處的城市。


近幾年在國際間,來自不同國家的15至17歲年輕人先後從Google Maps衞星圖像發現瑪雅古城新區域、發明以藻類發電的新可再生能源、破解樹葉接收太陽能之謎並應用於太陽能、設計自動清理海洋垃圾的機械等……地理教育之所以為地理教育,除了「地理」,還有「教育」。究竟怎樣的教育才能引發起如此大的動力和執行力呢?記得筆者其中一位恩師——文思慧教授說過:無論是教育還是地理教育,教育的目的、方法與教學內容同樣重要。地理教育所採用的方法和模式,能夠令我們的下一代改變,或者貢獻社區以至世界嗎?

這就是教育的趣味與魔力!人的生命很短,但透過一代傳一代,教育能突破死亡,讓知識和使命穿越時空,完全超越了生命的長度。當中特別是環境教育,既能拯救自身物種,也能幫助身邊其他生物,並改變整個星球的命運。「愛」加上「教育」,是種威力無比的武器。

說「世界」、「地球」,從來都是容易的——總是充滿理想、道理;但每每談到自身城市的問題,一說到個人安身立命的就業與住屋,就不由自主地讓人產生無力感。以一個地理上有趣的規劃例子來說明:沙田一向被認為是香港城市規劃最佳的新市鎮——河谷中心的城門河和河堤能夠抵禦50年一遇的風暴潮(編按:資料來源為渠務署),而河堤上則是單車徑,向兩邊擴展便是公園和圖書館等康樂文化設施,再來是商住用地,部分地區如火炭則是工業用地。當中有居民亦指出住在沙田較少家庭糾紛,這也許和城市規劃有關──綠化行人通道、足夠的公共空間及良好的治安等,都能夠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規劃如此美好,很羨慕吧?但問題是,我們住得起嗎?由於土地不足和房價高企,在九龍和香港島置業已不是新一代、一般年輕人的選擇;問題嚴重到連沙田也「住不起」,不少青年人甚至轉為考慮定居元朗或屯門一帶。這就是所謂地理問題延伸到個人生活當中的情況。



說到屯門,原來當年政府打算照板煮碗學習沙田的規劃,規劃了屯門工業區,打算讓市民原區就業,卻沒想到屯門新市鎮成立不久,便遇上工業北移。類似這一種地理上的變化,在任何城市或地區一般都是難以預測的。工業北移,導致香港轉而主力發展商業,引致大部分屯門居民都要跨區就業。住在屯門卻在觀塘或東涌上班的例子屢見不鮮,亦頻頻導致屯門公路大塞車(作者按:當年未有三號幹線或大欖隧道,更沒有西鐵)。規劃者更想不到的是,住在屯門的上一代父母因而花上大量時間在交通上,晚上缺乏時間照顧子女,親子時間較少。

這又回歸到最初說「教育」的問題了:一個地區的規劃,影響了家庭相聚,而最後亦影響家庭教育。教育本身應該是能改變世界的,現在卻反過來被世界改變了。

另一邊廂,剛剛上兩個星期是筆者的偶像——大衛艾登堡的92歲生日(編按:5月8日)。筆者之所以走上環境地理教育之路,很大程度是因為他,所以他是其中一位改變筆者一生的人。在筆者出生的1979年,艾登堡的一個彩色動物節目在英國播出,所以筆者3歲左右便每星期看他主持的這個節目——《生命之源》(編按:Life on Earth是由1979年BBC製作的電視節目,其後1980年代更繼續推出新一輯相關系列),然後每年都一直看他的節目。直到30多年後,筆者仍在看他的最新節目《巨龍傳說》(編按:播放日期為2014年),講到幾年前他在阿根廷的沉積岩中發現了一條35米長的泰坦巨龍化石,正式成為地球史上最巨大的陸上動物。因為他的啟蒙,筆者深信只要做好地理教育,任何一個人都有能力改變其他人,尤其是小孩;然後這些孩子長大後,便會繼續改變下一代。如此世界便會改變——正如文初提到的17歲少女發明了以藻類發電作再生能源,和另一位15歲少年新發現一座瑪雅古城。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寓興趣於工作 —— 我對環保及地理教育的熱誠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要數地理教育中遇到的趣事,其中不少都發生在筆者教中學的生涯:還記得一位學生,認為煤礦蘊含量最多的地方是中國,原因很「厲害」,真的嚇壞人。她說,因為中國人口多,人死了自然變成煤哦!她並不知道煤是由遠古的大片森林所沉積構成的。 

另一次在成年人的地質教育課中,有學員剛學了氧化鐵會導致岩石變成橙紅色,碰巧看到地衣是橙色,而不是常見的綠色和白色,就很興奮地說,地衣的橙色一定是由氧化鐵所生成的⋯⋯如此種種例子,層出不窮,的確是有點令人忍俊不禁。 



不過,從事地理教育中,也有令人獲得成功感的一面。因為大自然與我們身處的世界,本身就很有趣,使活動參與者自發地想主動參與這些課程。他們為的不是技術知識,不是為了工作或考專業試,而參加像會計或投資一類的課程,他們學習地理是為了興趣,所以學習起來覺得津津有味。此外,他們也很感激導師和導賞員帶領他們遊覽不同地方。也許,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地理教育課程就像是個旅行團,看來像是娛樂事業和旅遊業的一種。 

進行公眾地理教育活動好比帶領一個旅行團,也會遇到不同挑戰。記得有一次,在馬屎洲地質公園裏有團友跌倒,被近乎垂直的片狀沉積岩擦傷膝蓋,流血不止。在這一刻,那管它是粉沙岩還是二叠紀(編按:距今約2.5億-2.9億年前的地質時代)的岩石,都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應變:不只是持有「急救牌」般簡單,而是要臨危不亂、懂得冷靜即場包紥,並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安排該位團友撤退,同時讓其他團友繼續行程。 


跌倒、包紥、撤退等,是最常見的狀況。我們也試過與從澳門來港考察的老師在東壩亭被數百次雷電和暴雨圍困,也試過在新娘潭和大埔滘被毒蛇欄路,在台南鹽田有學生中暑,在內蒙古遇上沙塵暴、龍捲風、巨大冰雹、蝗災、蚊災,在有狼的山野上車子竟然汽油用盡⋯⋯雖然如此,作為真心喜歡地理教育的人,這些挑戰、經歷,毫不教人懼怕,反而卻很趣味盎然。 

上面說到的「趣事」、「成功感」、「挑戰」,三者相輔相成,是任何事業與理想的助力。在此容許我以英語分享這方面的感悟:如果你從事地理教育,每天都感到困苦,充其量只是一種task;如果你應付得綽綽有餘,可能是一個不錯的job;如果你願意終身投入,也可算是一個career;如果你完全毋需分辨正在工作還是玩樂,兩者互相融合,那便是一種passion!很慶幸,我屬第四種,你呢?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淺論地理教育困難 -- 資源與成本、理想與現實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關於地理教育所遇到的困難,視乎你指的是哪一種地理教育:筆者曾到中學舉辦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工作坊,也曾教授大學的生態旅遊碩士課堂,亦有多次到小學為常識科舉行有關堆填區與焚化爐的講座等等,不一而足。



現在讓筆者先分享最常帶領的戶外考察。到常規中學做戶外考察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傳統學制中,基本上地理科一年只能舉辦一次考察,而且為免影響公開考試,新學制的地理考察充其量只有中四和中五兩次,而舊學制就是中四和中六兩次。加上初中資源不足,不一定有地理考察,於是大部分中學生在整個中學生涯內,居然只去過兩次戶外考察,實在匪夷所思。加上現在很多家長都不容許孩子去太遠的地方遊玩,家長自己假日都流連於商場看電影或所謂的「食好野」,所以筆者遇過很多都已經十七八歲左右的孩子,人生中居然只是到過兩次郊外,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以一個具體的例子說明:曾有一位住在香港島的中三學生,她從來沒有到過新界或郊野公園,而即使是香港島,也只是徘徊於北岸的城市區域。在家長不容許她看電視的情況下,要教授她有關海洋的知識,筆者不其然就想:究竟如何能夠教育一個從來未見過海洋的孩子有關海洋的知識呢?最可悲的是,她的家根本就是在海旁,但海邊都是船塢和填海區,父母更不容許她進入這些工程地區。不要以為這些事件很極端,其實這些並不是個別例子,在這些年的地理教育生涯中,類近的例子十分常見,而且層出不窮,當中包括:香港島中學生考察深水埗,是她人生第一次到九龍;成年人認為太平山是香港最高峰,情況屢見不鮮;不少上班一族很少接觸自然,所以也常常問「乜香港有生態嫁咩?」(編按:難道香港有高生態價值的地方嗎?)



至於在成年人的地理教育中,困難主要出現於交通工具和天氣方面。一般人認為到郊外行山郊遊是件簡單事,但對於大部分負責任的機構或公司而言,半天的戶外活動,常要「搞足半年」。除了「參加人數最低下限」或「遷就公司管理層時間表」外,安排旅遊巴公司對於不少社區中心已是件不簡單的事(參加人數太少但訂了大車,成本就無法被抵銷),但這些都遠遠及不上要安排船隻的海上之旅難搞。不少機構都擔心參加者坐船危險,而部分「搞手」則認為活動人數無法填滿一整架船,但更常見是他們忘了留意活動保險有否包括水上活動,最後令活動被高層喝停。所以,簡簡單單去一次橋咀島地質公園,經常是安排了半年才能成行。更甚者,參加者人數過少的部分原因源於市民不常郊遊,一出冷氣地方便如臨大敵。

說到冷氣房外頭的大敵,當然包括日曬和雨淋,還有狂風和巨浪。也許讀者認為戶外工作十分寫意,但忘了在戶外可以有很多挑戰,例如36°C時在東壩一帶步行8小時考察六角柱石時的感受(在這種炎熱天氣下,一般要一天內喝3公升水,試想想3公升水在背上的重量);在季侯風警告下,吹6級風時坐船出果洲群島的驚濤駭浪;6°C時在米埔頂著北風的難忘經驗。記得一次曾帶領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參加者考察馬屎洲,一直有雷暴和大雨,但卻全日未有「黃色暴雨警告信號」,雷暴範圍也不在大埔,於是負責人決定繼續行程。淋雨淋足8小時,筆者作為導賞員一直講解固然勇氣可加,更厲害是參加者,毫無怨言,而且十分投入當天的「歷奇」。

最後,即使地理教育不是以考察的模式,而是以工作坊或講座傳遞知識的方式表現出來,當中仍然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設計教材時要表達到真實的世界。例如教授可再生能源方面,就需要有適合的道具或者儀器去表達;又例如要教授土壤,當中牽涉到的器材更是複雜和昂貴。最近坊間出現了一些以光學方式造成的虛擬互動等高線地圖,在地理教育上可說是十分優良,但成本高的問題亦同時出現,這問題亦發生在地理信息系統的電腦軟件當中。

由於地理教育表現的是真實的世界,所以若要以非考察的模式去教育,當中的困難仍是不少的。但無論困難多少,地理本身是一個有趣的科目。很多本身不是修讀地理的學生甚至成年人,都會有興趣在這方面投身或學習;因為他們想認識的,不是地理科本身,而是他們所處身、所安身立命的這個世界、這個星球。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2018年5月7日 星期一

地理教育--啟發兒童及青年思維 從多角度看世界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在兒童教育中,我們經常說到各種元素,例如顏色、質感、對週邊事物的感知、對大自然的愛、體能鍛鍊和勇敢等,都是兒童成長最重要的東西,而這些元素剛好都能在郊外得到。而地理教育--特別是戶外考察,最能鍛鍊這些綜合能力,同時讓參加者能在過程中學習地理議題。


筆者的女兒每天都在接受地理教育,原因並不是我偏愛地理科(我對人類學與文學的興趣同樣地大),而是,真實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地理的綜合體--在商場隨便走走,必能找到全球一體化與商鋪規劃的足跡;到城市地鋪小店一走,就是土地利用與人文風景;走到公園,不是人工的上中下游,就是景觀生態……真實世界,加上批判思維,就能綜合出各種地理議題。

說到綜合,其實科目與科目之間,本身不應該有鴻溝,純粹為了方便教學或執行,而無可避免地劃分成不同的範疇。當中地理學科可說是各種科目中綜合力最強的一科(通識科亦然)。地理對孩子或青年人,在於世界的認識,及對事物的綜合統整力甚有幫助。舉例說,在人文地理當中,歷史與文明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而生物科的知識亦在其中,例如為什麼某個文明使用某一種植物或牲畜作為主要糧食生產呢?是由於該氣候區的生物種類?還是他們文化上的一種適應或選取呢?

在大學,部分學院的地理科十分重視理科的內容,例如教授土壤時,會牽涉到化學;介紹電腦地圖系統時,則涉及科技;城市規劃則有關建築;生態地理學與生物的關係更不言而喻。如此種種,都能讓人有一種較開闊的視野。

筆者記得大學時一位十分尊敬的地理教授朱劍如曾說過,無論你讀地理科投入與否,長大後看東西的視野,必然是地理的角度,例如去旅行時不自覺會用到地理的角度看不同的環境。慢慢長大後,我們發現習以為常的看事物方式,的確與沒有修習地理的人有所不同。

所以無論地理教育存在於幼兒、大學,還是成年人社會,都能讓人看到一個綜合、廣闊而不一樣的世界。雖然地理及不上天文學廣闊,沒有宇宙的深奧,但能讓你洞察整個地球;雖然地理不同於歷史文明,較少探討歷史與人類的高度關連性,但當中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卻令人目不暇給。而這些能力,對於整個社會的決策與規劃甚至資源分配,都甚有益處。簡而言之,地理科對成年人能「開民智」,對孩子,則能讓他們較早和較易認識「真實」的世界。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2018年4月30日 星期一

地理教育--地理與我們周遭世界的不解之緣

撰文、圖片提供:GEO 101特約作者 胡兆基

說到投身地理的初衷,緣起筆者小時候看到英文台的節目《伊甸之源》--大衛艾登堡其中一個最早的節目,再加上父親買了一大堆《讀者文摘》的百科全書在家,從此便與地理教育結下近40年的不解之緣。小時候曾經想成為地理學家,大學時轉而發現環境教育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出路,沒想到最後更成為了「地理教育」的推手。


地理教育很廣泛,例如教一些成人地質班的時候,不知不覺就牽涉到哲學與人生存在的意義--因為地質學必然會提到沉積岩和化石,學員就會問,那麼人類呢?大家對人類出現的地質年代,以至我們與猴子的關係很感興趣。轉眼發現倘若將地球46億年的創造過程中,換轉為48小時,智人出現還不到一分鐘。然後大家就會沉思人類的地位是如何,再轉眼看到其他星球在宇宙上的位置,不一會就會了解到人類在宇宙中的角色是何等的渺小。但相反,大腦卻是宇宙創造至今最複雜的一件東西;地理到天文、天文到哲學的層面,讓人覺得深邃有韻味。

回到貼地一點的話題,地理教育當中,經常涉及戶外考察,除了地質公園,筆者最常就是帶團到南生圍。最近南生圍的大火和當中的發展壓力,孰對孰錯,實在要對棕地和土地利用,以至規劃有很詳細的了解,才能作出判斷。但有一點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就是南生圍具有防洪作用--最近超強颱風「天鴿」(編按:2017年8月)到達香港,南生圍的居民都說海水浸到心口般高,若不是這大片濕地充當了海綿般的緩衝作用,洪水必定浸至元朗市。究竟在氣候變化中,保護全體市民的濕地重要,還是建築大部分市民都住不了的房子重要,真的很靠地理的知識和判斷。

除了郊野考察,市區考察也是地理教育重要的一環:每次帶學生到深水埗舊區的劏房重災區,或者棚仔布藝市場的逼遷發展,還是市建局將舊樓建成豪宅,學生除了感慨,還必須了解當中與地理和通識的莫大關係。而這也關係到學生將來如何安身立命、租樓還是買樓,甚至與所謂的生涯規劃,都甚有關係。


最後說遠一點,在很多地理教育的講座當中,都會提到人類文化與歷史文明。在歷史的層面,地理亦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說法國大革命和冰島火山爆發的關係,真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或者說草原氣候濕潤,與蒙古和元朝崛起等,這些話題在地理教育中,無論小學、中學、大學學生,還是市民都深表興趣。相信大學中,地理成為最多人副修的科目之一,也是有它的道理。

地理不一定能讓你即時賺到最多的錢,但肯定是其中一科最有趣的科目。「地理教育」除了有趣,還說到宇宙、哲學、歷史、土地利用、房屋規劃,以至由此引伸的「如何生活」。除了有趣,地理知識還能用於極其重要的決策,絕對能做到張載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對於諸如核戰、或AI等大議題,地理未必能幫上忙,但面對另一人類全體將面對的大問題--氣候變化,地理將能幫上大忙。無論你銳意發展可再生能源還是 carbon capture,都極有可能將一整代人類的全體命運完全改變。因此,地理教育將成為延續一整個物種或星球的未來-- 改變一個星球,就由你手中的一支金屬飲管、或一個自攜水樽開始。要改變世界,先改變自己,這也許就是地理教育中「人地關係」的最極致意義。

【GEO 101 特約作者 — 胡兆基 Dennis Woo】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系碩士畢業,曾任職中學和大專院校。現為「點點生活文化坊」主席,有16年生態地質及文化導賞經驗,為香港境內外超過200間機構和學校提供服務,考察足跡遍佈中國內地16省及全球十多國。

2018年4月29日 星期日

甚麼是地理VIII — 地圖學 Cartography

從小學常識科學習的世界地圖,到中學公開試考的地圖閱讀技巧,到現在用來找餐廳位置的電子地圖,我們的生活一直跟地圖脫不了關係。隨着科技的進步,地圖的製作及應用方式亦不斷變化。來到《甚麼是地理》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們介紹的並非地理學的分支,卻又是地理學不可或缺的一環 — 它就是地圖學(cartography)。



地圖學是一門研究地圖理論、製作技巧及應用方法的學科。它結合了科學、藝術及技術,去將地理資訊簡化並且系統化地表達出來。地圖可以大致分爲兩種 — 一種是描繪現實地理分佈的地圖,例如地勢、道路、商店和街道的位置;還有另一種是表達抽象概念的地圖,例如國家邊界及地方名等等。繪圖者首先會訂立地圖的主題,然後考慮所需的地圖投影(map projections),簡單來説就是如何將立體的世界畫成平面的地圖,以及所採用的比例。最後,再對地理資訊進行簡化(generalisation),把不必要的資訊去除,例如製作商舖地圖時通常都不會加進等高線,以免畫面過於混亂。

地圖從甚麼時候開始出現已無從稽考,但可以知道的是,由於測量技術、印刷技術及資源物料所限,加上人手繪製地圖需要的美術技巧,地圖在古時並不普及。到現在,地圖大多已經改爲電腦繪製,常用的技術有CAD(指使用電腦輔助設計)及GIS(地理信息系統,指可以輸入、查詢、分析及顯示地理資訊的系統)。由於這些技術及網絡世界的出現,地圖不再局限於紙張,可以儲存的資訊從而變得更多樣化。電子地圖亦不再是單方面向使用者提供資訊,而是加入了搜尋,甚至是更改顔色等等的互動元素。以知名的網上地圖Google Maps爲例,在同一張地圖上,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顯示或隱藏不同的資料,如等高線、路況、單車徑等等;亦可以搜尋特定的大廈或地名。這些技術不但能令日常生活更方便,更有助資訊普及化,令生活質素提高。

有人會問,地圖電子化是否代表傳統的紙張地圖將被淘汰呢?地圖又是否只是被應用於日常生活呢?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先將這問題留待讀者思考,在將來的文章會再跟大家一起探討。

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當年今日 — 切爾諾貝爾

在32年前的今天(1986年4月26日),發生了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嚴重洩漏事故。是次事故跟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後發生的福島核電站洩漏,同為目前為止人類社會兩次最具破壞性的核事故,被國際原子能機構評定為「國際核能事件分級」第7級(最高級)的特大事故,即除有大量輻射物質外洩,造成廣泛健康與環境影響之餘,當局亦需要長期執行處理措施。國際核能事件分級表分成從 0 到 7 的八個等級,設計上每一個等級的幅射量都是前一級的十倍,有點像量度地震規模的黎克特制一樣,呈指數成長。  

核能所應用的核子連鎖裂變反應,足以產生瞬間摧毀整個城市的能量,所以任何微小的核事故對地區安全的影響大得難以估計。更何況是像切爾諾貝爾事故這般嚴重的情況呢?   


切爾諾貝爾位於烏克蘭邊境,距離首都基輔以北大約104公里,與白俄羅斯非常接近,過去曾受蘇聯管轄。核電站則位處切爾諾貝爾的東南面約15公里。在事故時,切爾諾貝爾裏有居民12,500人,而有近5萬名核電站僱員及其家屬,則居住於核電站3公里以外的小鎮Pripyat。更甚的是,在核電站30公里的半徑範圍,總人口達到115,000與135,000之間。事故發生後,核幅射大量外洩,受影響的人口不是小數目。救援人員要趕往現場用蓋「石棺」的方式,去阻隔放射性物質。幅射之強,令到大部份救援人員因而變成殘障,甚至失去性命。最後,當局還為此要劃定範圍廣達2800平方公里的禁區!   

根據一些事後統計,超過16.3萬平方公里原有可耕作的土地受幅射污染,但仍有約450萬人住在這些土地上,進食在這些土地上種植出來的食物。世界衞生組織 (WHO) 在2005年估算直接死於幅射相關疾病的人數至少有4000人!基於蘇聯的政治體制缺陷和政府的處理手法,有些人認為切爾諾貝爾事故對環境和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並沒有被完整地記錄下來,甚至有可能被隱暪。諷刺的是,第一個公布核事故的國家竟然不是蘇聯,而是鄰國瑞典!因此,核事故所招致對人命的威脅和財產的損失,不容小覷。再加上影響可以是以年或世紀來計算的,所以人們對潛在的核事故抱持恐懼也不無道理。   

核事故除了是嚴肅的科學和公共健康問題,更因為其可怕的災難式風險,成為了不少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甚至是流行文化探討的主題。例如1979年描述美國核電廠核心熔毀的電影《The China Syndrome》、2012年開始連載的香港網絡小說《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2016年比利時導演 Gilles Laurent 的作品《一個人的福島》,都以核電廠洩漏為故事背景和主題。當然,回到現實上,今天的技術不可與舊日的同日而語,核洩漏風險已大大降低。但正所謂前車可鑑,為甚麼在歐美、日本核電廠的營運仍然這麼普遍?又為甚麼有些地區(例如中國和台灣)甚至加速興建呢?為甚麼它們要冒着核洩漏的風險也要繼續興建與營運呢?   

要探討為何選擇核能,就不能不提及能源政策以及其他能源選項。有見及此,GEO 101‧膠流地理不久將來會從地理角度探討能源議題,萬勿錯過!

(參考資料部分來自香港天文台、綠色和平、網絡媒體)

2018年4月24日 星期二

甚麼是地理VII — 政治地理學 Political Geography

「地者,政之本也,是故知地可以正政也,地不均平和調,則政不可正也 。」— 《管子》


(圖片來源:http://didu.me/world-map-flags.html/map-world-flags-download-travel-maps-and-major-throughout)


有國家就有政治,而政治考慮跟地理亦密不可分。遠在德國地理學者Friedrich Ratzel提出政治地理學這個理論體系之前(詳見他於1857年的著作《Politische Geographie》),世界各國的史書已有涉獵政治地理學的觀念,例如氣候地勢如何影響領土及國家勢力的發展,又或是國家與鄰國的敵對及同盟關係,而在戰爭時期更會與軍事地理掛鉤。

發展至今,現代政治地理學已跟古時大不相同,主要是研究人、地和政治現象的關係及變化,而研究的方向亦因政治體系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從國際層面來說,政治地理學家會探討不同正式和非正式的區域集團之形成及政治影響,例如歐盟、第三世界及亞洲四小龍等。另一個較具代表性的例子有選舉地理學。它從國家及地域層面出發,去研究選舉與地理的關係。熱門的研究題目有 :地區人口組成跟政黨支持率的關係,以及政治家如何利用選區分佈去操控選舉結果等等。

除了以上提及的題目,政治地理學的研究還有很多很多的分支,例如國家的文化思想傳播與政治影響力(如南韓娛樂文化對北韓國民的影響)、 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係如何隨距離及時間改變(如港英關係)。政治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而相關的研究亦五花八門,要達至知地正政,看來絕非易事呢。

相關文章:不平等的選區分佈 — 傑利蠑螈 Gerrymandering https://geo101hk.blogspot.hk/2018/03/103.html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甚麼是地理VI — 醫學地理學 Geography of Health Care / Medical Geography

救護車的分配、流行病的傳播,以至於各區的人口健康等等的議題,看似跟地理風馬牛不相及,但其實研究這些題目的醫學地理學 (geography of health care/medical geography) 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



首先討論衞生保健及醫療資源的管理 (health care delivery)。舉個例子,假若政府希望開辦新的公立醫院,應該在哪一區開設才比較適合呢?這時候,醫學地理學者就會從幾方面分析 (1) 現有的醫療服務供應,例如分析醫院的覆蓋區域及人口,看看有沒有被「忽視」的地方;(2) 醫療服務需求的分佈,例如在人口老化嚴重及低收入人口密集的地方,需求可能會比起其他區域更大;(3) 病人使用醫療服務的容易程度 (accessibility),如使用地理信息系統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去分析救護車、公共交通及步行前往醫院的路線及時間。 透過以上種種從地理角度出發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全面理解現有醫療服務的供求,以尋找出能最有效善用醫療資源的方案。

另一個研究方向是疾病生態學 (disease ecology),它與景觀流行病學 (landscape epidemiology) 的關係密不可分。它主要研究傳染病及流行病的生態,簡單來說,學者會探討文化、天氣及生物學上的因素如何影響疾病,例如流行性感冒及瘧疾的傳播速度及路線。透過加深對這些因素的認識,並且分析政策、經濟及社會上的掣肘,學者則可以尋找出減低感染人口的方案。

除了以上提及的研究方向,還有一個比較新的醫學地理學分支,它就是環境與健康研究 (environment and health)。學者們嘗試結合醫學地理學及自然地理學對環境災害的研究,去評估不同人口面對環境災害的風險,又或者環境災害對人的身體及精神健康的影響。核洩漏對環境的污染及健康的傷害就是一個經典例子。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甚麼是地理 V — 文化地理學 Cultural Geography

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主要是研究人類文化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屬於人文地理學中的一個分支。很多人會疑惑文化和地理的關係,甚至將文化地理學和文化學及社會學混淆。無可否認,文化學和社會學亦有研究人類如何創造和傳播文化,但文化地理學的着眼點是文化和空間的組合。換言之,環境是如何影響文化的起源和傳播,文化的演變又如何改變空間和環境。



以全球化(globalisation)為例,科技進步打破地域距離的限制,促進全球資金、概念和人力資源的流動。全球化亦帶動了文化的傳播。快餐店的出現將西方的速食文化帶到其他國家,大大改變了亞洲人以米飯作主糧的飲食習慣, 許多大城市甚至出現快餐店林立 、 「總有一間在附近」的情況。而亞洲的飲食習慣亦反過來 改變了西方的飲食文化,例如在某些西方國家,土耳其烤肉店和中式飯店大行其道,超級市場售賣的印度和中式急凍飯盒亦深受歡迎。除了飲食文化外,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傳播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的文化,例子包括日系的衣着打扮、韓流的電影和音樂、北歐的簡約風格傢俬等等。 而空間上亦因應我們對外來文化的追捧而有所改變,比如香港普遍商場內均設有各地美食的餐廳和外國知名品牌的連鎖店 ,就是一些日常易見的例子 。

全球化不單帶動了文化的傳播,過程中亦催化了文化的演變。全球在地化(glocalisation)是全球化與在地化(localisation)的結合,意思是外來文化在傳入地方時會融入當地的文化。比如麥當勞為不同國家特製菜單,包括加拿大的McLobster(龍蝦堡)、日本的Ebi Burger(蝦堡)、中國的黑白絕色堡、希臘的Greek Mac(皮塔餅代替漢堡包)和印度的Maharaja Mac(雞肉代替牛肉),以滿足當地人的飲食習慣。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甚麼是地理 IV — 城市地理學 Urban Geography

城市地理學(Urban Geography)是研究城市形成、發展、空間結構和分佈變化規律的學科,屬於人文地理學中的一個分支。由2014年開始,全球有超過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城市的設計和規劃可以影響我們的居住環境,城市的環境可以影響我們的生活質素,城市的經濟和政治可以影響我們的工作。城市所涉及的範疇圈圈相扣,因此城市地理學亦與建築學、社會學、經濟學、人口學和環境科學等等學科掛勾。若要了解我們居住的城市,城市地理學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城市地理學是利用研究城市形成和發展歷史去分析城市問題的成因,從而得出解決方法,令城市變得更宜居。比如香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現今的國際大都會,我們除了可享受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機遇外,亦同時面對著城市發展衍生出來的問題。香港山多平地少,可供發展的地有限。雖然較早發展的九龍和香港島密度高,但仍未能滿足人口急速增長而造成的住屋壓力。為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在1950年代推出新市鎮政策,分四期發展荃灣、元朗和天水圍等地方,目標是分散市區內的人口,並讓居民在新市鎮內能自給自足。另外,舊區亦面對着城市衰落(urban decay)、樓宇老化和人口過密等問題。市區更新(urban renewal)雖然能活化舊區,但卻會令區內樓價和物價上升,居民無法負擔繼續在原區居住。事實上,解決城市問題的方法各有千秋,因此城市地理學不單要分析問題的成因,更評估各種解決方法的利弊,從而讓決策者制定最有利城市發展的政策。 

而更重要的是,城市地理學是一門借古鑑今的學科。城市地理學家透過研究城市發展變化的規律性而去預測未來城市的發展,提出長遠對城市更有利的發展方向。例如,聯合國於1987年提出了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主張「既能滿足我們現今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的需求」的發展模式。 時至今日,跨國企業IBM有見科技的進步而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概念,以資訊及通訊科技作為平台去提升系統、運作和服務,達至一個相對傳統城市更具智慧的城市。政府亦有意將香港打造成智慧城市,因此在2017年制定的《香港智慧城市藍圖》中推出了「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環境」、「智慧市民」、「智慧政府」及「智慧經濟」六個範疇的短、中、長期發展建議。由此可見,城市地理學並不是一門「一本通書睇到老」的學科,反而會隨着城市的變化而激發出更多新的思維和理論。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甚麼是地理 III — 環境地理學 Environmental Geography

這星期我們介紹了地貌學及氣候學等自然地理的分支,而今天要介紹的分支比較特別——它介乎於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間,甚至有學者認為它是地理的第三大分支。



環境地理學 (environmental geography),英文又名integrated geogeaphy (綜合地理學) 或 human–environment geography (人類–環境地理學)。顧名思義,它綜合了人文地理的人類社會知識及自然地理的環境知識,着重研究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及互動。

在這個人類高度發展的星球,人類社會及自然環境的互動可謂無處不在。因此,可供環境地理學者研究的題目亦非常廣泛。當中,土地及能源的分佈及使用,還有林業和漁業的資源利用都是較熱門的議題。這些議題的着重點,在於研究自然資源如何在一個高度發展、人口膨脹的社會裏,被充分使用,以及它們的地理分佈,從而為決策者提供更全面的資訊。

在近數十年,由於能源危機及污染的問題,愈來愈多地理學者開始研究能源的議題。相比起較技術性的研究,地理學者更着重從社會、文化及政治方向去看能源供求及廢料處理。在六月,GEO 101將會邀請環保工程界的朋友,為我們從地理角度去詳細剖析各種可再生能源及不可再生能源的優劣。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到訪我們的 Facebook 專頁看更多關於地理的資訊喔!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甚麼是地理 II — 氣候學 Climatology

地理,不只是研究地上的事物。除了數天前介紹過的地貌學,在自然地理學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分支——氣候學 (climatology)。

        按圖放大

氣候和天氣是兩個互有聯繫卻又不同的概念。研究天氣的是氣象學 (meteorology) ——它着重於分析及預測特定地區較短期 (數小時到數週) 的天氣,如預測降雨量、雲量及氣溫等等。而氣候學的的時間性比較長,研究的是數以十年計甚至數個世紀的天氣平均值#。它着重分析不同氣候或極端天氣的形成過程、變化和規律 (事實上,地理就是一門研究地球上各種事物的成因、變化及系統模式的科目)。不單是大氣環流,海流及人類的影響因素,如溫室氣體的排放,亦被納入氣候學的研究當中。

氣候學對人類非常重要,透過分析及預測未來的氣候,世界各地的政府能為各範疇制訂相應的長遠政策。以農業為例,如果預測到未來數十年全球暖化將會加劇,農地則有可能要遷移到氣溫更適宜的地方,或者要研究能讓農作物適應氣候變遷的科技。又以城市規劃為例,因氣候暖化會令海平面上升,沿岸城市有更大機會受到洪水的威脅,因此當局需要加強防洪設施,甚或將民眾及建築往內陸遷移,以減少性命及財產損失。

除了政策上的應用,氣候學的理論亦不時會被用於氣象學及天氣報告中。

你有否在電視及報章中聽說過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簡稱ENSO) 呢?ENSO是一個大規模影響全球天氣的氣候現象,發生週期由2到7年不等,每次持續9至12個月。簡單來說,在正常的海洋及大氣情況下 (ENSO中性狀態,見圖上) ,赤道太平洋的信風把海洋表面的暖海水從南美洲向印尼推,在西部太平洋形成低氣壓,該區雲量及降雨量從而上升。但在ENSO的情況下 (見圖下),赤道太平洋的信風較正常弱,令暖海水積聚於赤道太平洋中部及東部。暖海水蒸發後在東部太平洋形成比平常多的雨雲,從而令美洲降雨量增加,在印尼及澳洲的旱災風險亦會隨之上升。

#國際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氣候統計需要30年或以上的數據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到訪我們的 Facebook 專頁看更多關於地理的資訊喔!

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甚麼是地理 I — 地貌學 Geomorphology


地貌學是自然地理學 (physical geography) 的一個主要分支,亦應該是最廣爲大眾認識的地理學分支。它的英文名稱 geomorphology 由希臘文 gê (地球)、morphḗ (外貌型態) 及 lógos (法則) 組成。顧名思義,這是一門研究地球表面各種地貌的形成原因、過程及改變的學科。地貌改變的主要過程包括風力作用、河流作用及板塊構造等等,而前兩者又包含對地表物質的侵蝕 (erosion)、輸送 (transport) 及堆積 (deposit) 過程。

地貌學並不只是一門術科,它源自人類對辨識及利用各種地貌的實際需要。舉個例子,在爲發電廠選址時,預測河流的改道及認識石頭的侵蝕過程可以協助工程師檢測地表及斜坡的穩定性,從而選擇最安全適合的地方。除此之外,認識地貌的形成因素及預測其改變 (例如火山爆發的機率和頻率) 亦可以協助決策者制定城市及市郊的長期發展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到訪我們的 Facebook 專頁看更多關於地理的資訊喔!

2018年4月3日 星期二

甚麼是地理?

說起地理,你會聯想到甚麼?


作為一名地理教育工作者,最常聽到的問題就是:「甚麼是地理?」。不止是朋友及家人,有時候連修讀地理的學生也會有所疑惑——地理的課題包羅萬象,由自然環境(氣候、地勢及岩石等)到人文環境(城市、工業、人口及能源等),通通都和地理有關,看似沒有很明確的方向。在成立這個專頁後,亦不時會收到類似的提問。 

地理與歷史、生物學等等的學科很不一樣,它沒有特定的研究範疇,而是以時間及空間為出發點,去理解我們身處的地球、周遭環境及人類的互動、特徵及改變。換而言之,以農業研究為例,地理學的著眼點並不只是農業如何運作,而是研究農業如何與四周的自然、經濟、社會、政治環境互動,從而帶來甚麼影響及改變。以此延伸,地理亦可以作為決策者的參考,去思考如何改善人與環境的互動。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曾經說過:「地理,就係地方既道理。」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地理可以引發我們對人類、地方、環境的興趣及好奇心,亦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瞬息萬變的世界,並且對世界上不同的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希望GEO 101這個小小的專頁能令讀者對世界有更多認識,對不同的社會議題更加關注,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環境。

 《甚麼是地理》系列文章整合

1. 地貌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57182341319761&id=524977997873529
2. 氣候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58765351161460&id=524977997873529
3. 環境地理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59238801114115&id=524977997873529
4. 城市地理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59785591059436&id=524977997873529
5. 文化地理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60975807607081&id=524977997873529
6. 醫學地理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62260754145253&id=524977997873529
7. 政治地理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64456920592303&id=524977997873529
8. 地圖學: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66576783713650&id=524977997873529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到訪我們的 Facebook 專頁看更多關於地理的資訊喔!

2018年3月11日 星期日

地理101 – 3.11地震七週年


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發生9.1級大地震,為日本有記錄以來第一個9級以上的地震。這場地震造成超過一萬五千人死亡,一百二十多棟建築物損毀亦帶來不少二次災害,迄今仍然有約七萬名受影響的災民無法重返家園。


這場大地震是由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相撞所累積的壓力所引發的。震央位於日本仙台市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為24公里。由於震央接近日本,加上震源深度淺,因此這次地震地震的規模和烈度較大。美國學者甚至將地震所釋放的能量比喻成一次性燃燒近六億桶石油,即是接近美國全國一個月的能源消耗量。大地震令日本本州的海底出現了一條寬約80公里的裂縫,而日本本州亦因此向東移約2.4公尺。震後日本有13座活火山(包括富士山在內)周邊的地震活動開始活躍,有可能導致火山提早爆發。大地震亦令地球的地軸偏移,使地球自轉快了1.6微秒。

3.11地震的破壞並非單單由該場9.1級地震所造成。事實上,地震造成的二次災害令日本的災情更為嚴重。震央在太平洋海域的海床下,地震所釋放的能量令海床出現錯動,引發高達15米以上的巨型海嘯。海嘯淹沒沿海地區,大量漁船、民房和基建被沖毀,儲油罐和漁船用的油槽被捲倒而發生大規模火災。部份地方的地表因地震而變形和沉降,使海嘯帶來的海水未能退去。海嘯亦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反應爐冷卻系統發生故障,造成核洩漏事故。日本政府其後將與這次地震有關的二次災害統一命名為「東日本大震災」。

時光飛逝,轉眼間七年已經過去。這場傷亡慘重的天災不只是一個學習地震的案例,更引發市民對核發電的憂慮。接下來我們將會發表新的能源專題,和各位讀者一起探討反思核發電安全等等的能源問題。


重溫地理101之地震系列:
【地震是什麼?】https://www.facebook.com/geo101hk/posts/530928683945127
【地震級數等於地震的破壞力?(上)】https://www.facebook.com/geo101hk/posts/535423033495692
【地震級數等於地震的破壞力?(下)】https://www.facebook.com/geo101hk/posts/535855270119135
【人造地震?】https://www.facebook.com/geo101hk/posts/539045933133402
【香港會地震嗎?】https://www.facebook.com/geo101hk/posts/542732209431441

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

政治地理學 — 傑利蠑螈 Gerrymandering

嚟緊星期日就係3.11立法會補選啦,你有心水人選未呢?
你可能會心諗點解我哋呢個地理專頁要講政治呢?其實「政治」同「地理」係好有關係㗎!眾所周知,選舉係一件非常之複雜嘅事。除咗拉票、投票之外,劃分選區都對選舉結果有好大影響。咁究竟劃分選區有咩咁巴閉,能夠左右大局呢? 呢層就要從一個叫「傑利蠑螈(gerrymandering)」嘅政治術語講起啦!



唔好以爲我講講下政治又走去講動物喎,傑利蠑螈係一個源自美國嘅政治術語。話說喺1812年,美國麻省嘅州長Elbridge Thomas Gerry爲咗令民主共和黨獲勝,就利用重新分配選區去操控選舉結果。當時重劃嘅選區入面,有一個被劃成好似蠑螈(salamander)咁嘅奇怪形狀。於是Elbridge Thomas Gerry嘅政敵就將Gerry個名同蠑螈嘅字尾mander連埋,用gerrymandering呢個詞去影射佢以重新分配選區去操控選舉結果呢個行爲啦。

到底Gerry係點做到gerrymandering㗎呢?等我講解下啦。假設一個國家有50人(仲少過嗰d英屬避稅小島),政黨就有黃同綠兩個,支持率分別係綠黨40%同黃黨60%,總共有5個選區。相對公平嘅選區劃分方法呢,就係根據政黨支持者嘅比例去分(圖中左下)。喺呢個情況,呢個國家就會被分爲5個長條形嘅選區,綠黨就會贏得2個選區(40%),黃黨就贏3個(60%)。

有人可能會話d選區長條形好奇怪啫,如果好似圖中右下咁整齊分做5格又得唔得呢?喺呢個情況呢,由於黃黨本身有支持者數量上嘅優勢,每區嘅黃都係多過綠,所以黃黨係會大獲全勝㗎。如果弱勢嘅綠黨要贏就要用返Gerry嗰招啦(圖中右上) — 將選區分成好多不規則嘅形狀,令到大多數區嘅綠黨支持者都多過黃黨支持者,於是乎支持率只有40%嘅綠黨就贏得60%嘅選區。少數族群勝出聽落就好勵志,但喺選舉中發生就喺選舉不公啦!選舉結果不但唔可以如實反映支持者嘅比例,落敗黨嘅選民嘅政見亦都會受到忽視。

現實中嘅地方由於種種因素,例如地勢、住宅分佈、唔清楚實際支持者比例等,選區劃分幾乎冇可能做到圖中嘅完美分佈,而事實上大多數選區都係不規則嘅形狀。加上好多地方,包括香港,選舉重新劃分嘅準則都係唔太透明,政黨就更加容易從中獲利啦。喺世界各地,例如美國、愛爾蘭、馬來西亞同菲律賓等等,都有政黨利用傑利蠑螈呢個做法去鞏固自己嘅勢力嘅紀錄。

所以呢選區分配除咗要考慮人口分布外,亦都要考慮點樣先可以避免唔小心做成傑利蠑螈(unintentional gerrymandering)。學咗呢個新詞語,下次香港重新分配選區嘅時候,大家不妨留意下啦!

多謝你睇晒成篇文呀😉鍾意呢篇文嘅話,去我哋Facebook比個like支持下啦!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地理101 – 香港會地震嗎?

常言道香港是一個福地,相比類近的國家地區,香港既不會發生大型天災如地震和海嘯,而季節性的颱風吹襲次數亦相對較少。可是,香港真的是從來沒有發生過地震嗎?

事實上,香港曾經位於板塊邊緣之上,經過無數地殼運動才形成。在十億年前,中國東南部是由三組古老地塊構成,包括華北地塊、揚子地塊和華夏地塊。而香港身處的華夏地塊與另外兩塊地塊因地殼運動而不斷碰撞,過程中不單引發地震,更造成了活躍的火山運動(volcanism)。在一億六千五百萬至一億六千萬年期間,新界的火山群爆發非常猛烈。在一億四千八百萬至一億四千六百萬年期間,火山運動隨著板塊移動轉而集中在香港的東南方,並在大嶼山中部形成新的破火山口。在一億四千三百萬至一億四千二百萬年期間,火山運動繼續隨著板塊移動移向東南方,其規模和強度亦有所增加,在香港島和西貢的破火山口甚至因為強烈爆發而倒塌。在一億四千萬年前,西貢糧船灣海的破火山口發生火山活動時期最後一次的強烈火山爆發,導致破火山口倒塌。在這數億年的活躍火山運動期,強烈的火山爆發有機會引發地震,所以香港這福地的形成可算是「驚天動地」。

時至今日,香港身處的華夏地塊經過不斷的碰撞而與另外兩塊地塊接連在一起,成為歐亞板塊(Eurasian Plate)。香港位於歐亞板塊內,距離位於歐亞及太平洋板塊的邊界的環太平洋地震帶(Ring of Fire)約600公里。因此,香港發生地震的機會不高。但若然附近地區發生強烈地震,香港市民亦有可能會感受到。在1979年至2018年期間,香港天文台感測到73次地震。當中1994年九月在台灣海峽南部發生的6.5級地震,香港的地震烈度達VI度,為香港有記錄以來最高烈度的地震。現時香港天文台建立的短週期地震監測網絡分別於鶴咀、長洲、鹿頸、小欖等地方設置八個地震站,利用地震儀探測地震,精確度可達振幅小至一納米的地殼振動。

按此 到訪我們的Facebook專頁,會有更多關於地理的有趣文章及短片喔!

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財政預算案 – 沙羅洞保育

今次財政預算案政府公布會預留10億,交由專家組成的「鄉郊保育辦公室」,發展生態旅遊和活化鄉村景點,並優先在荔枝窩和沙羅洞進行復育和生態管理工作。


提到沙羅洞,其實早在1982年,沙羅洞發展有限公司已完成該區收地,並宣布興建住宅及高爾夫球場。然而,經過多番發展申請、否決,以至司法覆核程序,發展商都未能得到城規會批准發展項目。直至2004年,在「新自然保育政策」下,一份建議興建骨灰龕堂的申請獲得推薦,但由於發展商未能提交環評要求文件,最終項目不了了之。

近年,市民多次發現這裏環境遭受人為破壞,例如非法挖土工程和濕地被剷走等等。有鑑於政府持放任態度,民間要求政府插手保育的聲音愈來愈大。到了2017年,政府最終向該發展商批出「大埔復修堆田區」土地,以作換地安排,藉此擁有沙羅洞地權。由1982年至2017年,經過漫長的36年,這個極具生態價值的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才脫離發展為少數人後花園的命運,而收歸政府管理。

保育成果從來得來不易。可悲的是,在城市發展中,保育一直也未被視為重要而須立即執行的事項。筆者在此記錄低沙羅洞保育一仗,希望香港人對郊野多一分認識,多一份珍惜!

按此 到訪我們的Facebook專頁,會有更多關於地理的有趣文章及短片喔!

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地理101 – 人造地震?

「人造地震」?即將上映的科幻片嗎?


來到地震系列的第三篇,相信(希望)各位讀者對地震有更深的認識。但你們可能會疑惑,既然地震是造成死傷慘重的天災,我們不是更應該要做好預防措施嗎?為什麼會有「人造地震」(induced seismicity)?
 
「人造地震」是真實存在的。部份商業活動需要鑽探地殼,例如採礦、鑽油、開採及存放天然氣和抽取地熱能。這類鑽探地殼的活動可能會採用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turing),即是利用水壓和沙子將岩石層壓裂,抽取出當中的天然氣或石油。鑽探地殼的活動亦會在抽取油氣時將地下水抽出,並將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注入附近的地殼,令地下水的水壓改變。水力壓裂和廢水注入會增加地殼內的壓力,甚至有機會造成斷層,令該地區更容易發生地震,震源可以距離鑽探地點遠達16公里。
 
事實上,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研究發現,近年在美國中部及西部發生的人造地震越來越頻繁。當中鑽油及開採天然氣業發達的州份更屬於高危地帶,包括德克薩斯州、奧克拉荷馬州、猶他州和科羅拉多州。以奧克拉荷馬州為例子,在70年代時每年僅僅平均發生2-3次三級地震,但自2009年起每年平均發生的地震次數急劇增加,由每年平均20次左右升至2014年的超過1000次。所以,該州又被稱為「地震州份」。在2011年發生了歷年來最高級數的5.8級地震,正正是由廢水注入所引發的「人造地震」。
 
除了鑽探地殼的商業活動外,水壩和核彈試爆亦有機會引發「人造地震」。水壩的重量改變了地殼原本的壓力分佈,有機會引發規模及烈度較小的地震。而核彈試爆所釋放的能量亦足以引發震源位於地殼淺層的地震。比如北韓屢次核試後均會發生地震,於2009年進行的第五次核試更引發5.3級地震。要留意的是,由水壩和核彈試爆所引發的「人造地震」較為罕見,因此專家對地震是否屬人造地震往往持有不同的意見。
 
按此 到訪我們的Facebook專頁,會有更多關於地理的有趣文章及短片喔!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地理101 –地震級數等於地震的破壞力?(下)

揭曉答案!「級數」是否等同於地震的破壞力?其實答案是「部分正確」。


常用於量度地震的「級數」源自兩個制度:黎克特制(Richter Scale)和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Modified Mercalli Scale)。前者是形容地震的規模(magnitude),即是地震釋出的能量,每一級相差32倍的能量。第一至三級代表地震釋出的能量較少,只有地震儀能感測到,人類未必能感受到。在台灣和墨西哥發生的五級地震則會在廣泛地區感受到,並有可能令震央出現輕微破壞。九級或以上的屬罕見的大地震,影響範圍超過1000公里。而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則形容地震的烈度(intensity),即是地面受地震影響的破壞程度。烈度是根據震源深度、震中距離和地質結構而量度。人類未能感受到第一級的烈度,由第二級開始建築物高層的人和室內的人可能會感受到,第四級或以上則可能令建築物損毀,而最高的十二級會導致全面性的大規模破壞,地形甚至出現改變。
 
各位讀者可能會疑惑,即使黎克特制和修訂麥加利地震烈度在量度地震所考慮的參數不同,但所訂立的「級數」不是已經可以反映地震的破壞力嗎?事實上,地震的破壞力亦受其他因素影響,包括人口的稠密程度、建築物的抗震能力、市民的防災知識、餘震的次數和規模、以及地震所造成的二次災害,比如堰塞湖(quake-dammed lake)、山泥傾瀉、火災、甚至海嘯。


按此 到訪我們的Facebook專頁,會有更多關於地理的有趣文章及短片喔!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地理101 – 地震級數等於地震的破壞力?(上)

我們經常聽到有關地震的新聞時都會提及「級數」,比如兩天前在台灣宜蘭縣發生的五點三級地震及墨西哥南部發生的五點九級地震。到底「級數」是否等同於地震的破壞力?


 
在解答這個問題前,必須講解三個地震相關的詞彙。在上一篇【地理101 – 地震是什麼?】中提及,地震是當地殼運動所產生的能量在板塊邊界或斷層線釋放所形成的。而能量在地殼釋放的地區是震源(focus),所釋出的能量則稱作震波(seismic waves),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是震央(epicentre)。震源和震央的距離是震源深度,是最主要影響地震破壞力的因素。震源深度越深,令地震的影響範圍越大,而對地面的破壞越小。反之震源深度越淺,所影響的範圍便會越小,但對地面的破壞亦會更加嚴重。

至於「級數」是否等同於地震的破壞力?這留待各讀者思考一下,下篇再揭曉。

按此 到訪我們的Facebook專頁,會有更多關於地理的有趣文章及短片喔!

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地理101 – 地震是什麼?

剛剛過去的星期二花蓮發生六級地震,造成至少十二人死亡,二百七十多人受傷。到底造成如此嚴重傷亡的地震是什麼?



要解釋地震的成因,首先要講解地球的構造。我們居住的星球就像一粒金莎,核心的榛果是內核(core),包圍著的榛果醬是地幔(mantle),而外層覆蓋著整粒金莎的巧克力是地殼(crust)。在我們腳下的地殼不是一塊完整的巧克力,而是一塊塊的板塊(tectonic plate)。我們身處的香港正正位於歐亞板塊(Eurasian Plate)上。高溫的內核令地幔流動,帶動板塊向不同的方向移動,我們稱之為地殼運動(tectonic movement;或稱構造運動)。地殼運動會產生能量,而當能量在板塊邊界釋放,地震便形成了。


地殼運動亦有可能令板塊出現斷層線(faultline),能量在斷層線釋放便會形成地震。而這次花蓮的地震正是發生在貫穿花蓮市的活動斷層 – 米崙斷層(Milun Fault)。事實上,根據制作台灣地震模型團隊的研究指出,台灣有三十八條斷層線,當中有十七條比較活躍(包括米崙斷層),從而預測台灣在未來三十年有高達87%會發生六點五級或以上的地震。

按此 到訪我們的Facebook專頁,會有更多關於地理的有趣文章及短片喔!


淺談香港風力發電的發展及可行性

早在十六年前,政府已著手研究在香港發展大型風力發電設施的可行性。 關於在本港離岸興建海上大型風力發電場的研究,早已在2002年由香港機電工程署公佈。在《第一階段香港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研究》(Study on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